~~ 以下所有內容受著作權法保護,請勿擅用;若需引用,務必註明出處網址。謝謝您! edited by BAUBIOLOGIE MAES / Institut für Baubiologie + Nachhaltigkeit IBN 原文出處: https://www.baubiologie.de/site/wp-content/uploads/richtwerte-2015-englisch.pdf
SBM-2015 附錄: 睡眠區之建築生物學評估指引 建築生物評估指導方針是基於預警原則而制訂。這特別是為了睡眠區,這個最敏感脆弱、也充當生理修復再生機會的重要機會,所遭受的長期風險。本指導方針立基於建築生物經驗及種種關於可行性的知識。此外,也考慮到科學家的研究及其他建議。依照本指導方針提供的建築生物測試方法,可以盡可能地確認、最小化、避免環境中的風險因子。依據所有的方法及手段,參考專家技術,以確認及評估潛在的風險來源,創造免於暴露在風險下的室內生活環境,是本指導方針之目的。
3. 睡眠區 交流磁場: < 0.2mG 是安全值, >1 mG是嚴重異常。 in Nature (大自然中): <0.000002 mG (交流電磁場百萬分之二毫高斯)(= 0.0002 nT 特斯拉) 3、睡眠區 無線電頻輻射(高頻high frequency、射頻 radiofrequency)
來源:手機通訊、無線電發射器、廣播、電台系統、視訊系統、雷達、軍隊、無線電話…
原表截圖如下: ![]()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本規範提供包含物理、化學、生化風險的綜述,這些風險可能出現在睡眠區、起居室、工作間或不動產座落地。它提供如何執行特定測量方法的指導方針,並評估可能的健康風險。所有的測量結果、測量儀器與程序,都於最終報告中揭露。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。任何可能降低風險的方式都值得努力。
*** 譯註: 在1987至1992年間,BAUBIOLOGIE MAES發展出SBM (是 Standard of Building BiologyTesting Method的縮寫,中譯: 建築生物檢測方法標準),其附帶的睡眠區之建築生物評估指導方針與測量細節,是由Institut für Baubiologie und Ökologie Neubeuern IBN協會協助制訂。科學家與內科醫生們也提供了相關協助。此規範於1992年5月首次發布。SBM-2015是2015-05發表的最新版 (第8版),但是目前最通用的是SBM-2008規範,它是第7版。自從1999年以來,一個由10名專家組成的委員會協助維持並更新此規範,以及指導方針與特定的測量方法草案。 它包括ABC三大類別,共19細項,如下: A、場,波,輻射 : 1、交流電場 2、交流磁場 3、無線電頻電磁波 4、直流電場(靜電) 5、直流磁場(靜磁): 床組、床墊、傢俱、設備、建築材料的鐵零件 6、放射線(珈瑪輻射/ 氡) 7、地質擾動(地磁磁場/ 地球輻射) 8、聲音與振動(空運與固體的聲音) 9、光線。 B、室內毒素、污染源、室內氣候: ......。 C、真菌、細菌、過敏原: ......。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